一、引言
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银行贷款是企业获取资金的重要途径之一,银行在决定是否向企业发放贷款时,会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评估,其中财务报表是重要的评估依据之一,企业提供准确、完整的财务报表对于成功获得银行贷款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解析企业去银行贷款所需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相关的财务指标。
二、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部分
1、流动资产
- 货币资金:包括企业的现金、银行存款等,反映企业的资金流动性,银行通常关注企业货币资金的充足性,以确保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来偿还贷款本息。
- 应收账款: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过高的应收账款可能意味着企业的销售政策过于宽松,存在一定的收款风险,银行可能会对企业的应收账款质量进行评估。
- 存货: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存货的合理性和周转速度也是银行关注的重点,过多的存货可能会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影响企业的资金流动性。
2、非流动资产
- 固定资产: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银行会关注企业固定资产的规模、净值以及折旧政策,以评估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资产价值。
- 无形资产: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的价值和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贡献也是银行考虑的因素之一。
(二)负债部分
1、流动负债
- 短期借款: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的各种借款,银行会关注企业短期借款的规模和还款期限,以评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 应付账款: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等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应付账款的账龄和付款信用政策也会影响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和信用状况。
- 预收账款: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预收账款的增加可能意味着企业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强,销售情况良好。
2、非流动负债
- 长期借款: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各种借款,银行会对企业长期借款的还款计划和资金来源进行评估,以确保企业有足够的长期偿债能力。
- 应付债券: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应付债券的发行规模、利率和期限等信息也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
(三)所有者权益部分
1、实收资本:企业按照章程规定或合同、协议约定,接受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实收资本的规模反映了企业的资本实力。
2、资本公积: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资本公积的变动可能与企业的资本公积转增资本、资产评估增值等事项有关。
3、盈余公积: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和用途也会影响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和所有者权益结构。
4、未分配利润:企业留待以后年度分配或待分配的利润,未分配利润的余额反映了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中未分配的部分,是企业所有者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利润表
(一)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实现的收入总额,银行会关注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趋势、市场份额以及收入的稳定性。
(二)营业成本
营业成本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成本总额,营业成本的合理性和变动趋势也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毛利
毛利是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后的余额,反映了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获得的毛利润,毛利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利润空间。
(四)期间费用
1、销售费用: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如包装费、展览费、广告费、装卸费、运输费等,销售费用的合理性和变动趋势会影响企业的销售业绩和市场竞争力。
2、管理费用: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发生的各种费用,如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等,管理费用的控制水平和变动趋势也会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3、财务费用: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如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财务费用的高低会影响企业的资金成本和利润水平。
(五)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是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是企业在非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利得和损失,如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罚款支出等,利润总额的高低反映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总体盈利水平。
(六)净利润
净利润是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余额,是企业真正实现的盈利,银行会关注企业净利润的增长趋势、盈利能力以及利润质量。
四、现金流量表
(一)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反映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实际收到的现金,包括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以及前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本期收到的现金和本期预收的款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充足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银行会关注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反映企业购买商品、接受劳务实际支付的现金,包括本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以及本期支付前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的未付款项和本期预付款项,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的合理性和变动趋势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3、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反映企业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各种薪酬,以及为职工支付的其他费用,如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的合理性和变动趋势会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和员工满意度。
4、支付的各项税费:反映企业按规定支付的各种税费,如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支付的各项税费的合理性和变动趋势会影响企业的税负水平和资金压力。
5、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反映企业除上述各项目外,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如经营租赁支付的租金、支付的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等,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的合理性和变动趋势会影响企业的运营成本和资金使用效率。
(二)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1、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反映企业出售、转让或到期收回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而收到的现金,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变动会影响企业的资产结构和投资收益。
2、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反映企业因股权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而取得的现金股利、利息收入等,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的合理性和变动趋势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回报和盈利能力。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反映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取得的现金,减去为处置这些资产而支付的有关费用后的净额,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的合理性和变动趋势会影响企业的资产处置收益和资金回笼速度。
4、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反映企业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所取得的现金,减去相关处置费用以及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后的净额,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的合理性和变动趋势会影响企业的战略布局和资金回笼速度。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反映企业购买、建造固定资产、取得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包括购买机器设备、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等支付的现金,以及用现金支付的应由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的合理性和变动趋势会影响企业的资产规模和投资战略。
6、投资支付的现金:反映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支付的现金,包括购买股票、债券等支付的现金,投资支付的现金的合理性和变动趋势会影响企业的投资规模和资金使用效率。
7、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反映企业购买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购买出价中以现金支付的部分,减去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后的净额,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的合理性和变动趋势会影响企业的战略布局和资金使用效率。
8、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反映企业除上述各项目外,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投资购买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等,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的合理性和变动趋势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和资金使用效率。
(三)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1、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反映企业以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实际收到的款项,减去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的合理性和变动趋势会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融资能力。
2、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反映企业举借各种短期、长期借款而收到的现金,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的合理性和变动趋势会影响企业的资金来源和偿债压力。
3、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反映企业偿还债务本金所支付的现金,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的合理性和变动趋势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资金流动性。
4、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反映企业实际支付的现金股利、利润,以及支付给其他投资单位的利润和支付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等,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的合理性和变动趋势会影响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和资金压力。
5、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反映企业除上述各项目外,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支付的筹资费用等,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的合理性和变动趋势会影响企业的筹资成本和资金使用效率。
五、财务指标分析
(一)偿债能力指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流动比率过高也可能意味着企业的流动资产闲置过多,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是在流动比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剔除了存货对短期偿债能力的影响,速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速动比率过高也可能意味着企业的应收账款过多,存在一定的收款风险。
3、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资产负债率越低,说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但资产负债率过低也可能意味着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未能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
4、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利息保障倍数是衡量企业支付利息能力的重要指标,利息保障倍数越高,说明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越强,但利息保障倍数过高也可能意味着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债务融资,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
(二)营运能力指标
1、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重要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越快,资金回笼速度越快。
2、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存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存货周转速度的重要指标,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的存货周转速度越快,资金占用成本越低。
3、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总资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资产运营效率越高,资金使用效率越高。
(三)盈利能力指标
1、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
毛利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毛利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2、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净利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净利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3、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企业股东权益报酬率的重要指标,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股东权益报酬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
六、结论
企业去银行贷款需要提供准确、完整的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银行评估企业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的重要依据,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利润表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的现金收支情况,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银行可以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从而判断企业是否具备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企业也应该重视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获得银行贷款创造有利条件。